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
“碳”路先行|山西中陽:“小木耳”撐起鄉村振興“大產業”
2024年07月19日 15:58
來源:中國新聞網

  中新網呂梁7月18日電 (任麗娜) 一排排坐落有序的科技大棚,一朵朵盡情綻放的黑木耳,鼓起了農民的“錢袋子”。18日,記者走進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看到,“小木耳”帶來產業振興的“大錢景”,“小木耳”撐起綠色低碳轉型發展、鄉村振興的“大產業”。

  中陽縣一排排坐落有序的科技大棚。張旭盛攝

  中陽木耳栽培自呂梁山深處、生長于天然氧吧,口感細膩、營養豐富,被稱為“黑色國寶”。憑借高海拔、低緯度、晝夜溫差大、冷涼干燥的良好自然條件,當地產出的黑木耳品質接近野生品種。

  2018年,中陽縣小試牛刀,在車鳴峪鄉首次嘗試棚栽、地栽黑木耳;2019成立黑木耳產業發展中心;2020年全面鋪開、快速發展,栽植菌棒1564萬棒;2021年栽植菌棒4340.4萬棒;2022年年產1億棒的心言菌棒廠正式建成投產,截至2023年12月底,累計完成投資7.6億元,建成種植大棚1000棟,年產1億棒的菌包生產線,7000萬棒菌糠資源化利用生物質燃料生產線。

  如今,中陽縣實現了本縣菌棒的自給自足,2023年栽植數量達到4835萬棒,全縣暖泉鎮、武家莊鎮、下棗林鄉、枝柯鎮等4個鄉鎮均實現了規;N植,呈現區域化布局、產業化經營、市場化運行的良好發展格局。

  “小木耳”撐起中陽鄉村振興“大產業”。張旭盛攝

  短短幾年,中陽縣一躍成為“全國黑木耳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示范縣”“黑木耳產業助力鄉村振興重點聯系縣域”,享有“華北木耳第一縣”的美譽。小小的黑木耳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,產業規!皬男〉酱蟆,空間布局“從無到有”,帶貧能力“從弱到強”,產業鏈條“從短到長”,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。

  中陽縣健全完善黑木耳產業利益聯結機制,積極推行“企業+合作社(大戶)+農戶+銀行+保險”,以及“土地流轉+農業托管”等模式,探索“訂單生產+定價收購+網絡銷售”等聯農帶農模式,千方百計帶動農戶增收,努力打通農民參與農業產業鏈建設的途徑,暢通農戶對接大市場的渠道,力爭把產業增值環節留在農村,把產業增值收益留給農民。

  中陽縣種植4萬棒(或2棚)以上的龍頭企業、合作社或種植戶,每種植1萬棒帶動本縣農戶(監測戶、脫貧戶不少于60%)或村集體經濟增收不少于2000元。

  通過帶農益農機制的實施,2023年,中陽全縣黑木耳產業帶動脫貧戶3948人增收,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,通過土地流轉帶動210戶脫貧戶增收,戶均增收3238元。直接帶動農民1萬余人,年均增收6000元。

  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,中陽黑木耳也帶動了菌棒廠、采摘園、銷售、產品包裝等周邊產業的發展,實現產值共計5億多元,增加固定投資4億多元,為黑木耳產業的后續發展奠定基礎。

  黑木耳鼓起了農民“錢袋子”。張旭盛攝

  中陽縣黑木耳產業從無到有、從小到大,開辟了民眾增收致富的新渠道,成為鄉村振興的希望產業、持續長久的富民產業。

  如今,借助山西省設立特色專業鎮的東風,中陽縣將進一步做大規模、做亮品牌、做強龍頭,貫通升級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產業鏈體系,全力打造中國木耳產業發展高地,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。(完)

【編輯:郭飛穎】
中新圖片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久久综合伊人77777,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曰曰,婷婷色香五月激情综合2020,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